秋日雁栖行致远 功勋旧馆忆峥嵘——计算机学院20250717和20250718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文/廖旸皓煜、陈彬 图/苗栋强、罗宇涛、丁佳铄)
  • Created: 2025-11-07
  • 177

  11月2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0717和20250718党支部联合开展“感悟校史底蕴,学习前辈风范”的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与沉浸式学习,强化支部成员理想信念,点燃科研报国之志。

雁栖湖畔问风骨,功勋墙下立宏志

  清晨8时20分,同学们怀着敬仰与求知的心情,从玉泉路校区准时出发。秋意正浓,大家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对即将开始的参观学习充满期待。

  经过近两小时的车程,同学们顺利抵达雁栖湖校区。首先参观的是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纪念馆是由中国科学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旧址改建而来。

前往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途中

  支部成员通过纪录片中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了解到老一辈科学家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凭借执着信念和卓越智慧,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的壮举,令在场的每一位成员深受触动、倍感振奋。

  跟随讲解员的引领,支部成员参观了“两弹一星”事业展。丰富的馆藏档案、珍贵的实物与逼真的模型,系统展现了中国科学院参与并贡献于“两弹一星”事业的宏伟历程。移步至“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展区,一座以“历史丰碑”形式呈现的展墙,全面展示了23位功勋科学家的生平与卓越贡献。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位同学心中。

 

参观“历史丰碑”

  最后,支部成员参观了位于S1、S2试验区的怀柔火箭试验基地旧址及周光召纪念展。行走在当年的试验场地,触摸历史的痕迹,大家深切感受到“两弹一星”事业起步阶段的艰辛,更为科学家们响应祖国号召、义无反顾献身国防科研事业的伟大精神所震撼。

  下午,支部成员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史馆。校史馆系统回溯了中国科学院在早期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拓荒起步,从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的成立,再到形成覆盖本科、硕士、博士全层次高等教育体系的奋进历程。校史馆内的“院士墙”集中展现了学校培养和汇聚的杰出院士风采,他们既是国家科技事业的中流砥柱,更是国科大科技创新的生动体现。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学校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责任与使命。

校史馆前合影

  随后,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李佩陈列室。在讲解员深情而详实的讲述中,李佩先生作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创建者的不凡人生画卷徐徐展开。她毕生致力于外语教学与科研事业,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家与学者,被誉为“中国科学院最美的玫瑰”。李佩陈列室生动展现了她与丈夫郭永怀先生无私奉献、矢志报国的感人事迹。李佩先生晚年仍心系教育,其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爱国奉献、立德树人的崇高品格,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新征程上誓担当,计算报国启新程

  此次参观学习活动,是支部成员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与精神洗礼。通过重温“两弹一星”的辉煌历史,追溯学校的奋斗足迹,缅怀先辈的崇高风范,不仅增强了大家对党和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历程的认识,更激发了内心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20250717党支部合影

20250718党支部合影

  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新起点,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和教育家的高尚情操,继承中国科学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夯实专业基础,勇担时代重任,努力成为“计算思维卓越、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计算机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文/廖旸皓煜、陈彬 图/苗栋强、罗宇涛、丁佳铄)